中秋前一两个月是月饼热销旺季,各个月饼商家都铆足了劲要分一杯羹。不少商家都感慨“月饼生意越来越难做”的今天,珠海某五星级酒店的月饼销售额却高达上数千万,营业额占了酒店收入的大部分,支撑起了整个酒店。
一年月饼销售额达3000万元,是该酒店经济支柱。
人人都是推销员一年挣下3000万
该酒店的公关部经理方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,他们的月饼销售主要还是以本地为主,珠海客源占了95%,许多本地客买了月饼后会寄往全国各地。“北方不做广式月饼,而我们的月饼以广式月饼为主,所以在北方的很多南方人会托朋友来这边买月饼。另外,有些企业在全国都有办事点,一买就买几百盒分寄到全国的办事处。去年就有客人买了几百盒寄到新疆,河北、上海。”
方经理认为,他们的月饼之所以保持相对其他酒店较高的销量,一方面与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关,“中国还是很注重中秋节的,一年才一次,购物卡什么时候都能用,但月饼只在中秋节送。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在中秋节买月饼送人的,送人一般也都会带上月饼券。月饼的需求量处于平稳上升状态。”另一方面,与他们月饼的口碑有关。“酒店1997年开始做月饼,那时珠海还没有五星级酒店做月饼,我们的月饼馅料比较实在,口感很好”。一位知情人说,该酒店的月饼胜出,主要是胜在先机。“月饼口味其实相差不大,但品牌效应很重要。作为最早推出的五星级酒店月饼,市民的观念不可避免带有‘先入为主’的影响,已经认准了这个牌子,所以它的月饼就卖得好。”
方经理说,他们并没有制定针对目标客户的销售策略,“全员销售,让员工每人都问下周围的朋友有没有要买月饼的。政府、企业、银行系统购买我们的月饼较多。”据了解,该酒店的每个部门都有销售任务。一位销售人员说:“7、8个部门都有任务,有的是200-300万,有的400-500万,没有统一标准。”购买月饼得到的折扣大小与购买量有关,并且从不同的销售员手里买月饼,得到的折扣也略有不同。内部人员透露,“从酒店人员手里买比饼店里买的折扣低,但酒店有最低折扣,不可能卖的比最低折扣还低。”记者到该酒店饼店询问,能拿到的折扣是4.8折,略高于从酒店内部销售人员手里拿到的折扣。饼店工作人员解释月饼“明码标价”固定价格的原因在于“不同的人去卖能卖不同的价格,我们给人4.8折,他可以卖6折。”在珠海百货广场二楼的月饼销售点,工作人员称可以打6折,100盒以上可以5折。有业内人士称,现在酒店月饼基本上都是承包出去,酒店提取的利润固定,剩余利润则是视个人业绩而定,大多数确实都是有销售任务,表面上看酒店人员销售压力大,但推销得多,赚得也多。
据悉,某大企业也在该五星级酒店定做大量月饼,他们所定的两款月饼定价标准由该公司制定,“价位定得高点,该公司员工或客户来兑换点换月饼时,会感觉公司送的月饼价值挺高,心里也有满足感。”
星级酒店一年销售数十万盒
该酒店每年农历7月左右就开始卖月饼,卖到中秋节截止。目前全市有3家连锁店,有自己的生产车间,“自己生产自己包装。”记者从印刷该酒店月饼包装的公司了解到,该酒店月饼盒印刷量很稳定,“有三四十万盒,一年至少几十万盒。”据一位内部工作人员透露,该酒店每年月饼的销售额约两三千万,“这十几年来,销量一直都这么好,每年都在增长,高峰时期每天能卖到几百万的营业额。”而据业内人士透露,该酒店的客房、餐饮都不赚钱,月饼收入成为该酒店的支柱,一年的支出就着落在月饼上。
同样自己拥有生产线的度假村酒店,一年的销量约为20万盒,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,约占酒店收入的1/10。四星级粤海酒店2010年月饼销售量也突破了40万盒。这三家酒店的月饼基本是简约包装,以木盒、铁盒、纸盒为主,属于中档。
据称,一个酒店月饼销量不超过5万盒就会亏本,大部分酒店的月饼选择采用贴牌方式。新海利某负责人说,他们的月饼就是委托中山某厂家代工制造的,“其实很多酒店和我们是在同厂家做的,即使自己有生产线的酒店,有时量大了做不过来,还是需要代加工。因为再投一条生产线的成本需要几千万,请别的厂商代加工更合算。”他介绍说,新海利月饼主要是用来送客人的,也有不少人吃了后觉得好吃返回来购买,“一年能卖8-10万盒。”他告诉记者,近年来,月饼销售整体处于平稳趋势:财政预算越来越透明化,行政支出趋于明示,导致政府部门采购量减少;由于“用工荒”问题日夜突出,很多企业招不到工人,促使很多企业加大对工人的人文关怀,留住工人的脚步,导致企业采购量加大。某些企业员工近几年都是发两盒月饼,今年则发了三盒。